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诗文观止】埋骨何须桑梓地

思乐泮水 诗文观止 2022-07-01


 诗文观止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h0507l982r1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 


12月13日,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时间定格,历史永矗。          

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,日本烧起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火,“九一八”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,1937年的"七七"事变,是全面侵华的开始,也是中国军民同仇敌忾,全面抗战的开端。曾任淞沪战场指挥官的张治中将军,在回忆录中提到了中国与日本的三种对抗:

第一种是“他打我,我不还手”,例如“九·一八”东北之战;

       第二种是“他打我,我才还手”,例如“一·二八”和长城抗战;

       第三种是“我判断他要打我,我就先打他,这叫做先发制敌”;

1937年的淞沪抗战属于第三种。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,历时三个月,两国不宣而战、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,彻底粉碎了日本“三个月灭亡中国”的计划。这期间中国军队投入80余万人,死伤30万人,装备和军事素养悬殊巨大的情况下,中国军人殊死战斗,整军、整师的编制打光,阵亡校尉级以上军官近千名。淞沪会战的结果是上海、南京失守,也使得长江门户洞开,不仅对武汉和华中腹地造成了极大威胁,也发生了南京大屠杀的惨案。


淞沪抗战的最后,主动担任阻击日军的将领吴继光少将,在白鹤港与日军激战中牺牲,吴将军在赴上海参战前的中秋曾吟诵“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间到处有青山”这句诗,竟一语成谶,1937年11月9日,牺牲在了白鹤港。这句诗,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壮!

11月12日,上海沦陷。

12月8日,日军攻入南京。

12月13日,日军在南京开始了长达一个星期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,金陵古都瞬间化为人间炼狱!


对于“埋骨何须桑梓地”诗句的出处,翻阅资料,出现了具有讽刺意味的一幕。此诗收于日本汉诗选,署名日本和尚釋月性(1817年---1856年)


   將東遊題壁  

男兒立志出郷關,

學若無成不復還。

埋骨何期墳墓地,

人間到處有靑山。


目前在日本山口县的月性遗品展示馆外有此诗的刻碑。后来十九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反对幕府的名人西乡隆盛,引用此诗,文字变为:


男儿立志出乡关,

学不成名死不还。

埋骨何须桑梓地,

人生无处不青山。


另有版本说此诗最早出处是清 张廷玉(1672年—1755年):


南来北往走西东,
人生杳杳在其中,
天也空来地也空,
换了多少主人公.
夜静听得三更鼓,
翻身不觉五更钟,
从头仔细思量起,
便是南柯一梦中,
一场辛苦一场空,
死后还归泥土中,
身归泥土气随风,
一片頑皮化臭胧,
在身置得万倾田,
死后只得三步地,
埋骨何须桑梓地,
人生无处不青山.
万里长城万里空,
百世英雄百世梦,
沉舟侧畔轻帆过,
   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

是否出自张廷玉之手,无考,既没有题目,也没有看到相关记载,而且诗本身手法也不高明。但是宋 陆游 在《出西门》的诗中有:“青山是处可埋骨”的句子。

“七·七”卢沟桥事变后,民国二级陆军上将唐式遵也曾模仿写过一首:

“男儿立志出夔关,不灭倭奴誓不还,

          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处处有青山!”     

毛主席曾对唐式遵客观评价,说他在抗战期间,“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”。



毛泽东主席在一九一0年秋,离开家乡韶山时,曾借用此诗,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,以作告别。


    改诗赠父亲

           毛泽东


       孩儿立志出乡关,

       学不成名誓不还。

        埋骨何须桑梓地,

       人生无处不青山。



桑梓, 东汉以来一直以“桑梓”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。





下面是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组关于南京沦陷时的老照片,几十年过去了,依旧触---目---惊---心---!






往期回顾

【诗文观止】清末·丘逢甲 ” 一曲升平泪万行“

【诗文观止】勿愿寿,寿不利贫袛利富

【诗文观止】昨天小雪,秪约今冬看雪来

【诗文观止】诗人与画家笔下的猫:溪柴火软蛮毡暖,我与狸奴不出门

【诗文观止】杨新跃诗十九首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